端午节有哪些故事和传说呢,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传说故事!
端午节由来最早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、龙舟节等,是集祈福纳祥、祭祀祖先、品吃美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。
关于端午节有哪些故事和传说呢?想来流传最广的莫过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;其次是纪念忠臣伍子胥的传说;还有是说纪念孝女曹娥的传说。
以上三个传说故事,皆以忠君爱国、孝文化为核心的。除了以上三个传奇故事之外还有其他地方传说,例如说五月初五为“恶月恶日”,说的是五月时五毒复苏,所以有了“壁端午”“躲五毒”需要喝雄黄酒等风俗。
接下来,我们一一说道一下前三个传奇故事。
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传说故事
这个故事流传得最广,关于屈原的故事可以说是老少皆知。
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(约公元前339年—约公元前278年),名平,字原。战国末期楚国丹阳(今湖北宜昌秭归)人,楚怀王的大臣。实姓“芈”,并不姓“屈”。
因其提倡举贤授能,后遭小人诬陷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了沅、湘之地。写下了如《离骚》《天问》《九歌》等忧国忧民的伟大诗篇。
公元278年,秦国攻破楚国都城,屈原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始终难以割舍自己的祖国,终于在五月初五这天,写下绝笔之作《怀沙》后,抱石自沉汨罗江。
百姓听闻后,组织人手划船救援打捞,最终还是未能找到屈子的遗体,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在河上划船寻找屈子遗体,逐渐发展成了龙舟竞渡。
百姓们又害怕鱼虾啃食屈子的遗体,于是回家取米团掷于江中,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。随着时间的发展,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纪念屈子的节日。
二是纪念吴国大臣伍子胥的传说
伍子胥是楚国人,因父兄皆为楚平王所杀,于是投奔吴国,帮助吴国伐楚国,攻入楚国都城后,因楚平王已死,于是伍子胥掘其墓,鞭起尸,以报杀父害兄之仇。
后来吴王盍闾逝世,其子夫差继位为王,打破越国,越王勾践求和,夫差允之。伍子胥建议直接杀了越王,夫差不听,吴国大宰被越国收买,进谗言诬陷伍子胥。
夫差听信谗言,赐死伍子胥。伍子胥本为忠良,不惧死亡。在死前对邻舍人说:“吾死后,将吾眼悬于京之东门,以看越军灭吴”。
随后自刎而死,夫差听说后大怒,命令下属将伍子胥的尸体用袋子装起来,在五月初五投入江中。其后,人们为纪念伍子胥,将五月初五定为纪念日。